中国财经报:PPP潮涌三湘大地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0日       来源:      阅读:267次

三湘大地,PPP热潮涌动。

  仅用了两年时间,湖南省首批PPP项目就结出硕果。其中,今年5月,我国首条自主研发的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在长沙开通,市民从火车南站上车,20分钟就能到达长沙黄花机场,享受新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借助PPP之力,湖南省基础设施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从2014年推出首批PPP项目以来,目前已推出三个批次、199个省级示范项目,总投资额达3109亿元,涵盖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市政工程、医疗卫生、片区开发、旅游、教育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

  基础设施建设起步相对较慢的湖南,寄望PPP模式补齐短板,为全省经济腾飞打下坚实基础。

  “万人次培训”,让更多人知晓PPP

  2014年初,湖南省财政厅成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办公室。这是全国设立的第一个省级层面PPP专门工作机构,其意图显而易见——推进PPP工作,使其尽快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有效投资需求、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石激起千层浪。决策者意图虽好,但对PPP这个新生事物,各种问题接踵而至:PPP是个啥、PPP能干啥、PPP跟百姓有啥关系……让更多人知道PPP,成为湖南PPP工作的当务之急。

  “为帮助全社会更好地认识PPP,我们持续开展了分层级、分部门的大规模宣传培训。”湖南省财政厅厅长郑建新告诉记者,从2014年开始,陆续举办PPP论坛,建立PPP沙龙平台,组织PPP专业理论、政府采购、物有所值评价等各类专题培训10多期,目前累计参训人员超过1万人次。

  湖南省财政厅金融与债务处处长、PPP办公室主任韦士广介绍说:“2014年1月20日,我们举办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专题研讨会’,这是全国省级层面开展的第一个PPP研讨与培训会。”

  同年11月18日,湖南省财政厅又召开专题研讨会,探讨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三方如何发挥各自所长,共同参与到PPP项目中来。作为主讲人,郑建新在研讨会上阐述了PPP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优势。

  “研讨会邀请国内PPP方面的专家有针对性地介绍基础设施领域内PPP项目运作实务,全省首批PPP试点项目单位作了案例讲解,参会代表就如何在全省推广运用PPP模式展开了热烈讨论。”韦士广说,通过研讨,加深了对PPP的认识,对PPP运用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和关键环节有了初步了解,为更好地参与PPP项目建设提供了有益指导。

  在接下来的日子,郑建新和财政厅副厅长郭秀宏、刘文杰以及PPP办公室负责人,在繁忙的工作之外,又承担了忙碌的讲解工作。PPP国际论坛、沙龙、专题讲座,市州、县市区分管财政的政府领导及财政局长集中培训,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润物细无声。通过大规模宣传培训,PPP的“种子”悄然在三湘大地“生根发芽”。

  四座城市五场会议,让“靓女先嫁”

  PPP模式成功与否,关键是要有好的PPP项目,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进来。

  “从2014年开始,我们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向境内外广泛推介我省PPP项目。”郑建新说,特别是2016年,到目前为止,已组织开展了“四座城市、五场会议、跨区联动”的推介活动。

  5月6日,湖南省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办,117个、总投资额达1713亿元的PPP省级示范项目与公众见面。郑建新在发布会上介绍说,相比前两批PPP示范项目,第三批PPP示范项目不仅有“量变”———第三批示范项目总数及投资额远高于前两批示范项目,还发生了“质变”——最新一批示范项目交易结构更加复杂,运作更加规范,合作模式更加多样化。

  5月12日,在香港“一带一路”海外融资(香港)洽谈会期间,湖南省财政厅力推50个具备海外融资潜质的省级PPP优秀示范项目,是湖南省近年来规模最大的海外融资会。通过拜访、路演、融资对接、澳门劳务资源对接等活动,更多优质湖南PPP项目找到了海外“婆家”。

  5月18日,借助第十九届北京科博会平台,湖南省财政厅举办了2016年湖南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工作推进暨示范项目推介会,136个湖南省级PPP示范项目对外公开推介。

  6月份,湖南省财政厅承办了在长沙举办的世界银行全球基础设施基金(简称GIF)第三次顾问委员会议和“PPP在中国”国际研讨会。湖南省财政厅借机展示和推介了湖南基础设施领域PPP示范项目。

  8月15日,通过在上海举办的2016第二届中国PPP融资论坛,湖南省财政厅专门推介了全省20个PPP重点项目,通过路演方式,现场展示项目。同时,设置湖南省展区,发布项目信息,共发放项目宣传册6000余份。

  “通过高效推介,我们让‘靓女先嫁’,将本地优质PPP项目‘推出去’,让世界了解湖南,让资本进入湖南。”刘文杰说,在此基础上,根据资本需求,注重分类对接,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市政工程、医疗卫生、片区开发、文化旅游、职业教育等具有稳定现金流和收益的领域选择PPP项目,对接资本类型包括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以及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资本,受到普遍欢迎。同时,与世行共同开展PPP联合调研,积极对接世行PPP项目贷款支持,加强与亚行以及全球基础设施基金、中国PPP基金的合作,积极争取技援等支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更多PPP项目与省内外资本的“联姻”,为湖南省基础设施建设增添了强劲动力。

  把好三道关,让假项目进不来

  忽如一夜春风来。两年前还不为人知的PPP,现在成了人见人爱的“香饽饽”,以致在一些地方出现了“PPP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的现象,一些BT、BOT项目打着PPP旗号粉墨登场。

  “这种现象在湖南不存在。我们通过强有力的措施,让假的PPP项目进不来。”郑建新对记者说。

  令郑建新底气十足的,是湖南省财政厅在规范PPP项目管理方面设立的“三道关卡”。

  第一道关卡,建立“三库一平台”,从源头管控项目。“三库”是指项目库、咨询服务机构库、专家库;“一平台”是指连通省市县三级的综合信息平台,要求全省所有PPP项目均录入信息平台管理。截至目前,共录入项目299个,总投资4949.18亿元。同时,向全国公开披露项目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以公开促规范。

  第二道关卡,加强财力测算,防控债务风险。湖南省要求各地财政部门严格执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做好地区和行业平衡,对项目涉及的政府支付责任进行识别、测算和评估,纳入年度预算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防范和控制中长期财政风险。同时,将PPP项目与政府债务进行联动管理。从去年开始,省级开始在交通领域试编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债务预算,今年又扩大到水利、能源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并在全省市县全面推开。

  第三道关卡,严格评审制度,保障项目质量。建立逐级、多轮筛选机制,市县成立由财政、发改、环保、法务等职能部门及行业主管单位组成的考核小组,对项目初选严格把关,项目信息向社会全部公开,接受监督。为保证省级示范项目能起到树标杆、可复制的作用,遵从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邀请行业专家对申报的项目按严格的程序和标准进行评审,宁缺毋滥。特别是在评审第三批示范项目时,规定凡是合作期低于10年,采用保底承诺、回购安排、明股实债等方式进行变相融资,或以融资平台公司作为实施机构的项目,一律不能纳入示范项目范围。

  据了解,为规范推进湖南省示范项目,加大督查力度,加强PPP项目监管,今年7—8月,湖南省财政厅提请省政府督查室牵头,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审计厅联合对湖南省8个市州和部分省管市县开展实地督查,对发现的问题督导整改。

  “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培养、利用社会中介机构力量,充实督导检查队伍,把对PPP项目的督导检查常态化,让假的PPP项目无处遁形。”郑建新说。

  PPP好不好,听听社会资本怎么讲

  如火如荼的PPP热潮,会不会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为探究竟,记者近日来到位于长沙市高铁新区的湖南首批PPP示范项目———长沙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长沙中建城投管廊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彭万军告诉记者,项目总投资39.95亿元,中建五局作为社会资本方,占股66%;3家政府平台公司作为政府投资方,占股34%。三方共同出资11亿元,组建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公司。

  “PPP给项目带来的最大好处,是融资更便捷了,我们在贷款利率上的发言权大了。”彭万军高兴地说,PPP模式是国家政策导向,有政府资金背景,有还款保障,银行特别愿意把钱贷给公司,几十亿元的大项目融资也不成问题了。

  “PPP模式的另外一个好处,是项目工程质量有保障。”彭万军说,在PPP模式之前,中建通常仅作为项目施工方参与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借助PPP模式,中建现在成为项目投资方和项目公司的股东,除了承担项目施工建设之外,还要在未来25年负责管廊的管理运营并享受相应的收益,过去那种靠弄几年质保期逃避责任的做法行不通了。

  在长沙高铁新区另一个重量级PPP项目———长沙国际会展中心施工现场,PPP项目公司财务部负责人王成香向记者谈了他的感受。

  “PPP的最直接好处无疑是解决融资问题,但我们更加看中的,是社会资本方能够带来的工程资源。”王成香说,长沙国际会展中心总投资57.8亿元,目前有3家股东,代表长沙市政府的是长沙城投国际会展中心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代表社会资本方的是三湘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陆家嘴至茂投资有限公司。

  “三湘集团是湖南驻香港的一家传媒公司,公司立足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能为我们带来很多会展资源。上海陆家嘴集团旗下拥有上海新国博,目前运作了亚洲最好的展馆,能够为我们带来世界领先的会展理念和管理经验。”王成香说,即将投入运营的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原先设计的外形并不是现在这样子,陆家嘴集团结合项目所在地的位置和长沙地方特色,重新对场馆进行设计,并把先进的管理运营带过来,全面提升了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的综合实力。

  王成香还告诉记者,他们的项目能够顺利融资、迅速签约,与财政牵头推进PPP工作密切相关。

  “PPP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长,作为会展中心,虽然盈利前景广阔,但市场培育需要时间。要保证项目在盈利之前维持运作,还得靠财政可行性缺口补贴。”王成香说,由财政牵头管理,PPP项目会更有保证。

  对此感同身受的,还有湖南磁浮交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世明。“由于PPP模式运用得当,项目的推进效率大大提升,跑出了磁悬浮建设的‘湖南速度’。”赵世明介绍说,长沙磁悬浮工程是2014年5月开工的,2015年12月建成,今年5月投入试运营,较原定计划提前半年完成了建设任务。

  “我们的体会是,借助PPP模式,轨道交通相关的专业机构绑定在一起成为股东,成立了一个最适合实施磁悬浮项目的机构。”赵世明告诉记者,长沙磁悬浮PPP项目的股东包括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湖南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湖南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几大股东在项目中分别发挥各自在投资、运营管理、空铁联运、项目设计施工及车辆研发制造等方面的优势。由于较好地整合资源,项目节约了人力、财力成本,项目建设周期大大加快、建设效率大为提升。

  记者手记

  做实PPP这篇大文章

  本报记者 惠梦

  在湖南长沙采访的几天时间里,记者穿梭于省财政厅和多个PPP项目实施单位,一个突出的感受是,湖南省PPP推广工作做得特别“实”。

  坚定的行动,往往源于深刻的认识。湖南省财政厅厅长郑建新告诉记者,湖南财政从一开始就对PPP高度重视,一方面是深刻认识到PPP有望成为我国投融资领域改革的重大突破,湖南要有勇立潮头的改革担当;另一方面,是基于省情,把PPP视作一把解决湖南基础设施建设难题的“钥匙”,具有重大的民生意义。

  基于这样的认识,湖南财政上下充满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机不可失的历史责任感,不仅率全国之先,成立首个PPP推广省级领导机构,更是在推进PPP项目落地上取得实效———截至目前,湖南已有三批省级PPP示范项目,前两批项目落地率接近50%,居全国首位,特别是已有长沙磁悬浮PPP项目为首的一批重大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

  PPP甜美果实的背后,是湖南财政人的扎实耕耘的身影。在PPP推广组织工作中,湖南财政人充分发挥“霸得蛮”精神,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如何加深全社会对PPP的认知,为PPP推广凝聚共识?湖南财政举办累计1万人次参与的多次大规模宣传培训,财政厅长、副厅长、国内外专家、示范项目负责人进行了从理论到政策再到案例实操的培训讲解,让PPP在湖南深入人心。如何让湖南PPP项目得到省内外社会资本的青睐?湖南财政举办“四座城市、五场会议、跨区联动”的PPP项目推介活动,厅长率队为自家项目站台背书,为示范项目签约落地搭桥铺路。

  随着PPP模式在湖南省市县各级应用推广,各种项目设计操作不规范的现象冒了头。对此,湖南财政拿出十二分的决心和魄力,立足树标杆,对省级示范项目严格把控,把内容设计空泛、财务测算套用模板、绩效付费机制设计不合理、项目监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项目挡在门外,并依托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债务预算、督导检查等措施,对市县一级PPP项目严格约束,把坚持项目质量落到了实处。

  下一阶段,除了继续严把项目质量、加强理论研究、完善其他相关政策支撑之外,郑建新还告诉记者,湖南财政还要进一步向省政府要职权,充分发挥财政对PPP项目的管理、监督优势,打出“研究制定对市县一级PPP项目质量与转移支付挂钩”等治乱重拳,把PPP项目持续管好、抓好。